信息來源:原創 時間:2025-03-05瀏覽次數:2328 作者:鴻達輝科技
在電子封裝領域,導電膠點膠技術憑借其獨特的性能,正逐步取代傳統焊接工藝,成為微電子制造、柔性器件及新能源組件的關鍵技術。本文從導電膠點膠的工作原理出發,深入剖析其核心優勢、應用場景及未來技術突破方向,為行業從業者提供全面的技術參考。
導電膠是一種由樹脂基體和導電填料(如銀粉、碳納米管等)組成的復合材料,其導電性依賴于固化后導電粒子間的穩定接觸網絡。在點膠工藝中,未固化的導電膠通過精密點膠設備涂覆至目標區域,隨后通過加熱或紫外線照射固化,形成兼具導電性與粘接性的功能層。
表面處理:清潔基材表面,確保無塵、無氧化層,以提高粘接強度;
點膠控制:采用螺桿點膠或噴射點膠技術,實現高精度涂覆(線分辨率可達微米級);
固化成型:低溫固化(通常低于150℃)避免熱敏元件損傷,同時形成導電通路。
導電膠點膠支持微米級線路涂覆,適用于高密度I/O封裝,滿足智能手機、可穿戴設備等微型化需求。
不含鉛等有毒物質,無需焊前清洗,符合RoHS標準,降低生產成本。
低溫固化特性(如80-120℃)避免對LED、傳感器等熱敏感器件的熱損傷。
可粘接陶瓷、玻璃等非可焊性基材,擴展了電子封裝的設計空間。
盡管優勢顯著,導電膠點膠仍需突破以下瓶頸:
現有導電膠體積電阻率為10?³~10?? Ω·cm,遠低于傳統焊料的10?? Ω·cm,難以滿足大功率器件需求。
濕熱環境中接觸電阻易升高,長期可靠性受限。
膠體機械強度較低,導電填料(如銀粉)可能因應力或環境因素遷移,導致性能衰退。
用于芯片貼裝、引線鍵合及PCB保護涂覆,提升電路防潮、防鹽霧能力。
光伏疊瓦組件中,導電膠點膠替代傳統焊帶,減少隱裂風險并提高能量密度(單組件用量3-7g)。
結合3D打印技術,制造可拉伸生物傳感器,實時監測生理信號或刺激神經組織。
碳基導電凝膠:如西安交大團隊研發的碳納米管/PEDOT:PSS 復合凝膠,兼具高電導率(>100 S/m)與生物相容性,適用于可穿戴設備。
金屬枝晶增強水凝膠:浙工大團隊通過原位生長錫枝晶,同步提升導電性與力學韌性(斷裂能達5000 J/m²),拓寬工業應用場景。
結合AI算法優化點膠路徑,實現復雜結構的精準涂覆,降低材料浪費。
導電膠點膠技術正從“替代傳統焊接”向“賦能新興領域”跨越。隨著材料科學與制造工藝的協同創新,其在5G通信、柔性電子及醫療設備中的應用潛力將進一步釋放。未來,通過攻克電導率與穩定性難題,導電膠點膠有望成為電子工業的核心支柱技術之一。
Consult Manufacturer